事發前,崔先生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與妻子一同前往一家養生店進行針灸療程。在針灸過程中,他出現呼吸困難和臉色發黑等癥狀,并且病情逐漸加重。養生店的店主見狀將他送往醫院,可是崔先生最終仍未能挽回生命。
在短短一個月內,除了這起事件,還發生了其他三起因為針灸操作不當引發氣胸的悲劇。人們對于為什么治病救人的針灸會導致傷亡感到困惑,還有人對養生機構能否進行針灸等項目持有疑問。
針灸不慎可能導致肺部“漏氣”。肺壁非常薄,大約只有1毫米,就像一個氣球一樣充滿氣體。如果針灸操作者插針太深,就會刺破肺壁,導致“肺漏氣”。胸腔內的氣體增多會擠壓肺臟,使其發生應急性萎縮,導致呼吸障礙,嚴重的情況可能威脅生命。
發生氣胸有三個原因。首先,很多患者像崔先生一樣選擇到沒有醫療資質的養生場所接受針灸療程,操作者的醫療資質無法保證,風險較大。其次,在正規中醫診所進行針灸療程時,醫生如果進行不規范操作,例如隔著衣服進行針灸,也會有氣胸的風險。另外,患者自身可能在針灸時睡著、翻身或靠在墻壁上,也有可能導致氣胸發生。
董峰專家提醒,只要操作得當,氣胸是可以避免的。患者在進行針灸時應去正規醫院找正規醫師進行,并且應及時告訴醫生扎針的感受。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調查顯示,崔先生接受針灸的店主沒有系統學習過醫療知識,在沒有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多次為顧客進行針灸。根據法律規定,我國已明令禁止在養生館等保健場所進行針刺等創傷性理療。
專家建議,在審批養生保健機構開辦時,應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確保從業人員取得相關資質證書并進行健康合格證的認證。
參考資料: 1. 《燕趙都市報》2019-07-09《河北一男子針灸時呼吸困難,不幸身亡》 2. 《法制晚報》2018-06-29《謹防以養生之名行非法行醫之實》 3. 《健康時報》2018-07-31《有些針灸,養生館做不了!》 4. 《健康時報》2018-06-22《中醫養生機構不能用針灸了》